2024年度的北京Janes Walk活动,超越了普通的城市漫步,带来了一场创意与互动交织的城市探索盛宴!在金秋九月,我们与志愿者和参与者们一起,走进北京独特的城市空间,感受运动与休闲的魅力。通过两条别具匠心的路线,每一条街道、每一座建筑都被赋予了新的故事和灵感。
亮马河滨水运动休闲带成为活动的亮点之一。从左家桥到三里屯西五街,这条步道将运动与艺术完美融合。桨板、钓鱼、攀岩等活动,带来了现代城市的活力与趣味。每一步,都仿佛在见证着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另一条路线则带领大家探访奥体中心场馆群,走进北京“双奥之城”的建筑遗产。从1990年亚洲运动会到2022年冬奥会,这里见证了城市的国际化步伐与空间演变。参与者们不仅感受到了体育与城市生活的紧密联系,还深入了解了这座城市如何在时间的流转中不断蜕变。
最具创意的部分,莫过于沉浸式剧本杀游戏。这场游戏将城市空间从“背景”升华为“主角”,让每一位参与者在提案、谈判、投票中,塑造城市的未来。通过扮演不同角色,大家体验了城市规划的复杂与多样性,同时激发了对城市未来的深刻思考。
活动中的专家分享环节,更是让每一位参与者收获了新知。从滑板运动者视角重新定义城市空间的使用,到城市规划与体育遗产可持续发展,专家们的对话为我们打开了无限思维的窗户。
2024年的Janes Walk,巧妙结合了理论与实践,娱乐与教育,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城市体验平台。它不仅让大家在步伐中感知城市的变迁,更通过互动与游戏,激发了对未来城市的想象与创造力。
一年之中最是九月秋意盛,2024年度的北京Janes walk在各位志愿者的热情支持下成功举行。再回首,这场活动好像才刚刚结束,难忘志愿者小伙伴们的辛苦付出,以突破性的创新精神,创作了角色扮演的剧本,组织了两条各具特色风格迥异的步行路线,设计了丰富出彩的周边礼品;感谢嘉宾的陪伴式走街讲解,专业的主题分享;更欣慰报名的参与者们的沉浸式体验,把我们并不完美的剧本最终成功的演绎。下面就跟随我们的文字和照片,来复盘这场难忘的City Walk和沉浸式剧本演绎。
参与者分成两组分别从奥体中心和亮马河出发进行城市探索,带着不同角色的视角观察和记录城市中的运动与休闲场景。
来自帝都绘创始人、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领域专家和商业空间主理人分享对北京城市运动休闲空间规划运营的独到见解。
在这场城市策略类桌游中,参与者将扮演不同角色参与城市运动空间的设计与改造,共同影响这片城市区域的未来。
亮马河是北京一张闪闪发光的名片,沿河的滨水空间是缺水的北京城内最适合Citywalk的地方之一,我们所选择的二环到四环之间的路线,是运动休闲最为多样化的空间。
走街路线从左家桥开始,起始段的亮马河是一段窄窄的河道,河岸边的休闲空间也很安静,在不显眼的地方,忽然看到城市道路两侧挡土墙设计成为小朋友喜欢的攀岩墙,感受到设计师在此的用心。
从亮马河的南岸拾级而上,来到了三里屯西五街,这条尺度宜人的慢行友好道路,毗邻第一使馆区,商业氛围浓厚,成为在北京的外国人聚集地,也是三里屯片区街道更新最好的呈现,我们感受到,有人使用的城市空间才有了活力。
再次绕回到亮马河边,河道变宽,视野开阔——到了桨板运动的地盘了,桨板成为年轻人最fancy的水上运动不是没有道理的:操作简单、非激烈对抗、新手友好,玩累了还能在板上躺观两岸风景。河道两侧也多了更多标志性建筑物,启皓北京、宝格丽酒店、昆仑饭店等等。
据说宝格丽酒店出资赞助的这一段滨水步道采用豪华装修,和其他河段确实品质高出不少,资本的力量。
穿过东三环的桥下空间,这里被利用做城市开放展厅。到达游船码头和国际风情街,是这一段行程的高潮,白天在岸边咖啡厅晒太阳,感受北京的塞纳河,到了夜色降临,灯光点亮河上游船,岸边音乐响起,亮马河的romantic在这里具像化了。
伴随着两位不同背景嘉宾的领路和讲解,亮马河路线的walkers了解到北京是如何通过河道的整治梳理、带动了沿河城市空间的更新。亲身感受了运动、休闲、餐饮和文化的多方需求在此交融。
正如本次北京Janes walk活动的主题所描述的,北京是一座双奥之城,体育场馆群和城市空间的使用与交融是我们本次走街所观察的重点,这条偏学术的路线给了大家一种专业的视角、亲历者的观察方式。
1990的亚洲雄风吹起,奥林匹克中心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主要赛场,形成以奥体中心体育场、国奥体育馆和英东游泳馆为主体的场馆群。在破冰自我介绍的环节之后,我们的路线以奥体西门为起点,依次途径三大场馆。奥体中心早期规划即实现了人车分流,上层人行下层车行,后期上层平台逐渐改造出一条贯穿园区的健身跑道。
我们在奥体中心北门广场拍了张合影,北门内现在是休闲广场,但周末来这儿的市民却并不多,这大概是国内体育场馆不够对市民开放的原因,造成这里不为人知的陌生感。
2008的夏季奥运会,三大场馆经过改造投入使用,2022冬季奥运会与北京再次相遇,奥体中心片区南侧新建了2022北京冬奥会最大的非竞赛类场馆,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包括运行区、广场区、居住区三大功能区域,主要为运动员等提供住宿、餐饮、医疗等服务。
冬奥结束后,经过改造的北京冬奥村正式对外开放,变身体育休闲乐园和冬奥遗产打卡地。其中居住区经改造成为人才公寓,运行区改造成为北投奥园1314,广场区改造成为购物公园。
三十多年与­­­­­­­­­­体育赛事的紧密联系,奥体中心片区留下了不同年代最先锋的体育建筑遗产。如今这里是国家全民健身示范基地,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来自奥运场馆设计师的带队讲解,让我们溯源三十多年前的城市规划和场馆设计,看到运动场馆和配套设施的更新迭代,不及预期的全民使用率和热度,也引发了小伙伴们对于体育场馆赛后利用和城市运动空间如何联动的讨论。
城市漫步活动结束后,大家进入了富有启发性的工作坊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我们特别邀请了五位嘉宾,他们通过多元化的方式和视角,带领大家深入探讨了城市空间的独特魅力与未来发展潜力,为参与者提供了全新的思考角度和创意启示。
宋壮壮老师的分享主要从滑板者如何将城市空间视为“地形”展开,重点强调滑板者以滑行而非行走的方式在城市中穿梭,充分发挥空间的动态潜力。滑板者类似于城市“黑客”,他们解锁了原本未被设计预设的空间功能,创造出全新的使用方式。这一视角启发我们重新审视城市空间的多样性与潜力,不仅局限于传统的功能划分,也容纳了不同群体通过独特方式使用空间的可能性(如庆丰公园的庆丰桥)。通过关注这些群体的需求,城市空间能够更加包容、灵活地服务于各类人群,提升公共空间的包容性和共享性。宋老师进一步提出,在城市规划与设计中,融入滑板友好的元素,不仅能提升空间的互动性,也能为城市注入更多活力和包容性,创造出更加多元、充满活力的公共环境。
在此次城市漫步活动中,我们有幸邀请到三位在各自领域具有深厚背景的专家共同探讨体育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受欢迎的城市空间以及体育主题活动的策划。信永中和的钱睿老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刘宇光老师和朝阳文旅集团的朱梦娇老师,通过各自独特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见解。
首先,钱睿老师强调了体育遗产在当代城市中的价值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他提到,体育遗产不仅仅是过去的历史记忆,更是激发城市活力、增强城市文化凝聚力的重要资源。如何在保护这些体育遗产的同时,赋予它们新的生命,使其能够服务于现代城市生活,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他建议,未来的体育设施设计和遗产保护,应更多地融入生态可持续理念,确保在传承历史的基础上,提升空间的多功能性和环境的友好性。
刘宇光老师则从城市空间的设计角度出发,分享了他对“受欢迎的城市空间”这一主题的理解。他指出,真正受欢迎的城市空间不仅要具备便捷的功能性,还应当具备情感连接与社会互动的潜力。他强调,体育设施的布局和设计,尤其是面向社区的体育空间,应该融入当地居民的需求,创造出既能满足运动需求,又能促进社交和文化活动的多元化空间。刘老师还提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合理规划和利用有限的公共空间,成为了城市设计者面临的一大挑战。
朱梦娇老师则从活动策划的角度,分享了她对体育主题活动的深入思考。她认为,体育活动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参与者的身体素质,更是增强城市文化认同感、促进社会融合的有效途径。朱老师提到,成功的体育主题活动应该具备独特的地方文化背景,同时能够激发市民的参与热情和归属感。她特别强调了活动的包容性和创新性,认为体育活动不仅仅是竞技性强的赛事,还应涵盖更广泛的形式,如亲子互动、社交赛事和社区挑战赛等,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这三位嘉宾的精彩讨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野,展示了体育遗产、城市空间和活动策划之间的密切联系,也为未来城市规划和设计提供了深刻的启示。我们期待这样多角度的分享可以让参加者们更加立体地了解城市空间。
常文科老师以经营者的视角分享了他创立的MCC自行车俱乐部,作为北京最早的公路车爱好者聚集地之一,经过十年发展,MCC扩展至全国多个城市,逐渐成长为风格独特的综合型自行车店。然而,常老师也指出,像跑步爱好者可以享受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北园这样的跑步天堂,游泳爱好者则有众多游泳馆可供选择。然而,对于骑行爱好者来说,虽然骑行在城市中已经越来越普及,但依然缺乏一些专为骑行设计的固定场地。因此,常老师认为,如果能够提供更多友好的、专门为骑行者打造的场地,城市骑行环境将得到显著改善,同时也能促进骑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2024北京Janes Walk首创——独家定制的剧本杀!通过主题化设计与游戏解谜等创新形式,城市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沉浸式“游乐场”。街道成为需要破解的密室,行人变身关键的NPC,而日常空间则融入了沉浸式剧情。这种探索式玩法吸引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参与,打破了传统娱乐的边界。这种互动形式得到了进一步延伸和实践。活动中,参与者化身角色,穿梭在城市更新的真实场景中,将游戏任务与实际的城市问题相结合。在探索过程中,城市不再只是活动的背景,而成为观察、讨论与互动的主角。通过这样的实景沉浸体验,参与者不仅以全新的视角认识了城市空间,还深入了解了城市更新背后的复杂逻辑。这种模式突破了虚拟与现实的界限,既为参与者带来耳目一新的娱乐体验,也激发了他们对城市生活的思考,赋予了城市更多的活力与可能性。
为了在图文描述的时候更有趣,我们志愿者小姐姐给这些角色设定了一些人格特征和目标。
市长(City Mayor):负责城市整体发展的协调,确保经济增长和居民福祉。希望通过推动商业开发和公共项目,增加就业和经济效益。
体育联盟(Sports League):致力于提升体育产业的发展,推动体育场馆的升级和产业链的开发,提升体育产业的收益。
居民代表(Residents):关注社区生活质量和公共设施的完善,确保开发项目对社区带来正面影响。
投资者(Investor):负责评估项目的投资回报率,确保投资带来丰厚的收益。通过控制成本和优化方案,实现项目的经济价值。
游戏是以回合制多方博弈的方式进行,主要分为提案阶段、表态阶段、谈判阶段和最终投票的环节:
谈判阶段:提案者两次谈判机会,通过买票、嘴遁、氪金争取支持,每次1分钟,投票方决定是否接受条件。
最终投票:所有角色投票并陈述原因,可用1-2张投票卡,必须投票,不可弃权。
在游戏过程中,每个角色游戏玩家都全身心投入了,为了让正在读本期推文的你深刻感受到现场的氛围,回顾有趣的灵魂们将发生怎样的讨论?以及他们是怎样做到既坚持自己的立场,又要实现一些KPI关键目标的,让小编带你复盘第一回合:
1. 市长提案:市长以“优先商业商务区开发,促进区域转型与经济发展”为方向提出方案,认为通过吸引企业和投资的商业开发,可以快速带来经济效九游体育官网益,并为后续的生态修复提供资金支持。
2. 规划师提案:作为规划师,我们主张“优先进行生态修复,促进区域环境品质提升”,认为生态环境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优美的环境能提升宜居性,吸引居民和企业定居和投资,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双赢。我们强调,只有从根本上改善环境,区域发展才能线. 居民观点:
居民支持规划师提案,认为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社区生活质量和健康,优先改善环境能够为社区带来更大的长期收益,同时吸引更多公共服务资源。4. 投资者观点:
投资者支持市长提案,认为优先开发商业区能够快速带来利润和就业机会,为后续发展奠定经济基础。5. 体育联盟观点:
体育联盟提出折中意见,认为体育场馆的发展需要生态与商业的共同支撑。在生态修复的基础上,通过商业运营和体育活动可以九游体育官网更好地激活区域活力。6.规划师观点:
进一步指出,环境的吸引力是区域发展的基石。如果城市环境过于破旧,既无法吸引企业和游客,也不利于居民生活。生态修复是所有发展的起点,而不是可以延后的选项。以及规划师小哥哥提出了金句“城市如果太丑了,还有谁愿意来!!!”,口才了得,每次发言都引得大家鼓掌的规划师代表。
最终结果:在多轮讨论与谈判后,规划师提案胜出。居民和体育联盟的支持成为关键,生态修复的重要性和长期价值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规划师的优先生态改善方案被认为是确保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最优选择,也为后续的商业开发和体育场馆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这场游戏中,有超级认真负责的市长,每次发言都打好草稿,一条条写在纸上,讲话逻辑清晰又很有见地(有为青年你是好样的!);也有不仅关心居住环境和社区发展,而且一看就是剧本杀高端玩家的居民(高端玩家总是低调的赢得投票);还有非常沉浸经济效益的投资者,把影响投票率的资源卡使用发挥到极致(一看也是高手!);当然还有口才了得,每次发言都引得大家鼓掌的规划师代表(有趣的灵魂啊!);以及一边专注于促进体育事业发展,一边对规划师说有个项目机会的体育产业联盟代表(应该是个不错的甲方)。
在一轮轮的角逐与投票中,大家既融入了亲身感受与生活见解,也结合了这次活动中从专业视角的观察与思考,虽然只是一场游戏,只是一个虚拟的城市更新项目,但看得出都非常走心了!屋内热烈的讨论声夹杂着时不时的大笑声和鼓掌声,热闹着每一个角落;窗外却不觉天色渐暗,灯影重重叠叠了一地月色;时间真是跑得飞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