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海底捞在山东临沂开了一家名为沸派·甄鲜小火锅的小火锅,主打一个性价比,锅底9块9,素菜碟2元,肉碟6元,小料免费。
据窄门餐眼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6日,过去一年中国国内新增20.6万家火锅店,其中绝大多数都瞄准了小火锅概念。
比如小肥羊推出了回转形式的小火锅;小龙坎则孵化出了小龙坎Minihoogo火锅菜,永和大王推出一人食鲜牛肉锅……就连小吃赛道的南城香、老乡鸡、吉野家,也都推出了小火锅产品。
比如楠火锅的3.0店型,就是1.9元的素菜、9.9元的鲜牛肉,其创始人表示火锅人均消费会降至70-80元。
还有怂火锅部分门店贴出的认怂公告显示,锅底8元起、荤菜9.9元起、素菜6.6元起、焖饭6元任吃。
过去以为9.9元品牌咖啡已经是奇观了,但现在30块钱吃好一顿火锅也不再是梦。
在很多人觉得吃火锅单纯是为了满足味蕾的时候,海底捞通过舒适的环境,优质的服务,为吃火锅这件事增加了社交属性,从而塑造了自身的高端形象。
红餐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火锅创新发展报告2024》显示,过去一年,火锅赛道整体人均消费持续下行,从2023年90元左右的人均消费下降至60-65元左右的范围。
另一头,随着独生一代逐渐成为社会的顶梁柱,一人食、宅经济等概念也悄然兴起。
小火锅九游体育的走红,得益于其本身的高性价比与当下的消费需求相契合。‘低客单价’正是小火锅成功吸引消费者,并且助力其市场迅速拓展的原因之一。
一方面,如果继续坚守高端定位,在行业主打性价比浪潮中,可能会逐渐失去市场份额。
另一方面,如果直接以主品牌开展价格战,大幅度降低价格,虽然能短期内吸引更多顾客,但在很大程度上,也在损害品牌的价值和护城河。
如果海底捞这三个字在消费者的心中不再和高端挂钩,就会影响品牌长期的市场竞争力。
今年8月,海底捞宣布了旨在鼓励孵化和发展更多的餐饮新品牌,推动餐饮服务创新的红石榴计划。
计划的内容,就是支持海底捞内部内部优秀门店的经理、区域教练等人员提报创新创业项目,并成立创新九游体育创业办公室。
我们希望海底捞店长变成多管店店长。火锅品类里可以有很多层级,比如海底捞火锅之外的市井火锅,火锅之外还可以有烤肉、面馆等多种业态。海底捞店长可以再管理一家比如烤肉店、面馆或其他业态,未来一个店长管理的多家门店,可以进行资源共享。
数据显示,今年下半年,海底捞已经开业了6家副牌,除了火锅主业之外,还覆盖了烤鱼、烤肉、炸鸡等多个品类。
选择用一个新品牌试水,可以在不损害主品牌形象的前提下,不断挖掘低价市场的潜力。
就拿焰请烤肉来说,目前已经在全国开出了12家门店(截至11月30日),其中一家位于杭州的门店,翻台最高接近5轮。
比如,提高食材品质,降低食材份量,海底捞的子品牌小嗨火锅,人均消费在80元左右,号称海底捞平替。
他的做法,就是丰富菜品数量,降低食材份量,让客户花更少的钱,吃到更多的菜。
再比如,能降低装修/人工成本,通过简化工作流程,降低门店投入,来把性价比回馈到消费者。
比如沸派·甄鲜火锅,店内主要都是单人转台餐位,能够极大程度降低装修和服务员收拾的成本。
从目前的发展看,无论是小嗨火锅还是沸派·甄鲜火锅,都取得了不错的扩张成绩。
而且凭借强大、完善的供应链体系,海底捞的这些副牌、子品牌也避免了质量危机。
今年以来,小火锅菜品品质不佳、食安问题频现,有媒体统计,在小红书上关于小火锅脏不脏的线万+篇笔记;小火锅合成肉、小火锅踩雷菜品的线万篇笔记。
对于火锅企业来说,要想在降价潮中实现突破,就必须要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降低成本,而这就需要企业在供应链和管理链上下足功夫。
另一方面,除了成本控制,不断推出新品也是火锅企业在降价潮中脱颖而出的重要途径。
餐饮可以从锅底口味创新入手,结合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推出具有特色的新派锅底,如泰式冬荫功锅底、贵州红酸汤锅底等。
在当前火锅降价潮的大环境下,海底捞卷入低价竞争是一个缩影,也是一个启示。
整个餐饮行业都消费变迁的趋势中求变,唯有抓住竞争的核心,才能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