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游(9game)体育·官方网站-九游官方门户

公司新闻

“月薪5000不要吃”的火锅要上市了

  九游体育官方平台今年2月,一场“毛肚火锅发展研讨会”直播上,巴奴火锅创始人杜中兵一语激起千层浪。“火锅不是给底层人民吃的”“月薪5000你就不要吃巴奴了,哪怕吃个麻辣烫”,这样的言论引发了很大争议。

  近日,巴奴火锅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招股书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其客单价维持在140元以上。对比之下,海底捞2024年的客单价仅为97.5元。

  而这次上市,巴奴将自己包装成“品质火锅”的赛道第一,只是品质火锅的故事并不好讲。

  此前巴奴没少因为品质栽跟头——18元5片的富硒土豆硒含量不足,子品牌“超岛”因用鸭肉假冒羊肉而被责难,不少产品面临宣传争议。

  招股书中,巴奴解释:(与传统火锅相比)品质火锅在食材选用、健康标准及整体用餐体验方面具备更强的市场契合度,能够更好地满足顾客对健康、品质、服务体验及与朋友聚会不断提升的需求。

  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将火锅市场分为品质火锅市场(人均消费120元以上)、大众火锅市场(人均消费60—120元)及平价火锅市场。

  与海底捞创始人张勇类似,现年51岁的杜中兵同样草根出身。15岁开始跑“江湖”,19岁自己做老板从事铸铁原材料生意,21岁成为“百万富翁”。

  之所以跨界做火锅,是因为杜中兵“更想有尊严地赚钱”,于是选择了餐饮这个“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行业。

  火锅是中餐第一大赛道,但这也意味着充分的竞争。杜中兵一开始选择做火锅加盟,多年摸爬滚打后,2004年他在河南安阳开了第一家“巴奴”门店。

  创始之初,杜中兵就摈弃老油和火碱法(用工业烧碱和双氧水泡海鲜使其膨大水亮,是当年火锅行业的常见做法),保证食材品质。这也形成了巴奴一直宣传的“产品主义”。

  巴奴线年,这一年其更名为“巴奴毛肚火锅”,聚焦毛肚和菌汤,并提出“服务不是巴奴的特色,毛肚和菌汤才是”。

  2018年,巴奴在北京开出首店,标志着正式进军一线年,巴奴分别进入上海、深圳、广州。

  巴奴的IPO可谓“适逢其时”,2022年以来公司恰好进入了稳步增长的阶段。

  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以下称“报告期”),巴奴的总收入分别为14.33亿元、21.12亿元、23.07亿元、7.09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4150万元、1.44亿元、1.96亿元、7670万元。

  巴奴坦言,业绩增长主要由于门店网络扩张。2022—2024年,公司新增门店数分别为11家、25家和35家。截至此次IPO前,巴奴门店数量达到145家,较2021年末增长74.7%。

  正如杜中兵此前在采访中所言:“大家长期骂巴奴‘贵’,自己的压力很大,但巴奴的净利润率不到10%。”

  盈利表现来看,2023—2024年,巴奴经调整净利润率分别为6.8%、8.5%,对比之下,2023年、2024年海底捞的净利率分别为10.9%、11.0%。

  高成本是问题之一。餐饮行业本就面临原材料、人员、房租的三座“大山”,为了品质,巴奴坚持自营模式,原材料难有压缩空间。

  用杜中兵的话来讲,“不降价是对供应链的尊重”。招股书显示,巴奴的原材料及消耗品成本占总收入的比重超过三成。报告期内,巴奴的原材料及消耗品成本分别为4.84亿元、7.01亿元、7.4亿元和2.29亿元,占总收入的33.8%、33.2%、32.1%和32.3%。

  对餐饮企业来说,翻台率的考察至关重要。2024年巴奴的平均翻台率达到3.2次/天,而海底捞是4.1次。虽然巴奴2025年第一季度增长到3.7 次,但仍低于海底捞。这意味着巴奴单位时间内接待顾客数量相对较少,在固定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单店盈利水平更差。

  当然,从财务数据与品牌风评来看,巴奴的品质与争议都体现在一个字:贵。其2022年至2024年整体人均消费金额维持在140元以上。

  以吃火锅必点的锅底来说,巴奴的五味锅选满价格要120元,三味锅的固定价最低也要82元,这也意味着啥都没点光是锅底就可能花出100块了;以招牌毛肚来看,新西兰冰鲜毛肚89元/份(约250克),而各大电商平台显示,毛肚的价格平均为15元/100g左右,对比之下,呷哺旗下高端品牌湊湊的“大片脆毛肚”仅62元/份,朱光玉等火锅店的“精品脆毛肚”仅48元/份。

  比如工艺,招牌经典毛肚采用“木瓜蛋白酶嫩化”技术制作;比如产地,新西兰冰鲜毛肚“仅在巴奴才能吃到”,柞水木耳是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比如原料,内蒙草原羔羊“吃天然草喝天然水,自然生长约180天”,井水黄豆芽“井水灌溉,自然生长”。

  2023年2月,一位消费者在巴奴就餐时点了一份售价高达18元的富硒土豆,但只有5片。对此巴奴彼时的解释是土豆硒含量更高、成本更高。杜中兵则表示:“它不仅包含了产品本身的价值,也包含了环境价值、服务价值,以及全供应链的价值。”

  但事后《中国食品安全报》调查显示,巴奴富硒土豆的硒含量不足其宣称含量的十分之一,甚至低于我国相关标准对富硒土豆的规定值。

  最终,巴奴承认土豆硒含量宣传存在误差,下架了相关产品,并向消费者致歉。如今,巴奴的小份土豆为11元,大份为18元。

  再比如招牌的“井水灌溉,自然生长”的井水豆芽,有专家指出“未经净化消毒的井水其实不适合直接饮用”,这款产品也一度陷入争议。

  如果说产品故事的争议无可厚非,那么食品安全质量的底线问题则不可忽视。巴奴旗下品牌甚至一度曝出“假羊肉”的信任危机。

  2023年9月,巴奴旗下子品牌“超岛”因羊肉卷含鸭肉成分而被行政处罚,巴奴为此支付了共计835.4万元的赔偿金,一度造成口碑“剧震”。

  资深连锁产业专家、和弘连锁咨询总经理文志宏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巴奴“产品主义”的定位实则是一把双刃剑:该定位让大众认为其产品品质优良,从而主动选择,因此形成较高期待;但一旦出现产品品质不符或价格虚高的情况,失望会更严重,极易对品牌带来伤害与损失。

  招股书显示,2023年巴奴开始大量使用兼职员工。报告期内,公司对应店均兼职员工12.4、10、18.5、22人。到了2025年一季度,公司兼职及外包员工占比高达83.85%。

  针对上述产品争议与企业发展相关问题,中国新闻周刊向巴奴发出采访提纲,截至发稿并未收到回复。

  “产品主义”虽然形成了巴奴的独特性,但不见得能跑通资本想要的利润模型。要知道,高价是会影响品牌增长空间的。

  首先,品质火锅是一个小市场。窄门餐眼的数据显示,客单价120元以上的火锅在行业中占比仅为1.16%,是所有价格段中数量比例最小的。

  而餐饮行业集中度低是常态。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按2024年收入计,巴奴虽然为中国品质火锅最大品牌,但仅占据品质火锅市场3.1%的份额。

  更重要的是,贵会抑制复购。商启咨询发布的《2025火锅餐饮产业研究报告》显示,消费者选择火锅店首要关注的是价格,其次才是品牌和口碑。

  而“贵”带来的副作用正在显现,巴奴的营收增速已经不及开店速度,这直接导致单店营收的下滑。财报显示,巴奴在一线城市的店铺单店日均销售额从2022年的7.79万元降至2024年的5.80万元,降幅达到了25.5%。

  巴奴表示,同店销售额主要受翻台率及顾客人均消费影响,2024年公司通过积极调整产品组合扩展客群等,致使顾客人均消费降低。

  包括巴奴在内的高价火锅们也从去年开始集体出现“降价”潮。2025年一季度,巴奴的客单价进一步从2023年的150元减少至138元。

  这也是对餐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考问。如果说海底捞是靠高标准的服务与标准化的体验成为中餐第一,那么巴奴“产品主义”的故事其实充满“变数”。

  因为餐饮企业的同质化竞争,很大程度上体现为产品的同质化。以巴奴招牌的“毛肚+菌汤”来说,这样的产品搭配放在如今的火锅市场已经不算差异;再比如当年巴奴推出的原创爆款产品“茴香小油条”也已经成为大众产品,目前海底捞等多家火锅品牌都可以吃到;即便当下翻开巴奴的菜单,从食材来看与海底捞的重合率也超过了80%。

  网友们发文吐槽“除了菌汤好喝和毛肚脆一点其他没觉得特别好”“巴奴这么贵到底是谁在吃,两个人吃了500块”“巴奴真是吃不起了,一屋子服务员菜量少有啥用,吃不饱”。

  如今,规模更大、更能赚钱的海底捞市值较高点已蒸发超3500亿港元,曾经的“小火锅第一股”呷哺呷哺如今股价仅为1港元,处于“仙股”状态。

  汇生国际资本有限公司总裁黄立冲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尽管港股消费板块整体走强,但市盈率水平相对于历史中枢仍处于偏低区间。加之2025年上半年香港IPO集资金额已突破1050亿港元,这对“后发”上市的巴奴或将产生一定影响。

  “火锅赛道竞争日趋白热化,对于投资者来说,巴奴‘品质火锅’的故事或缺少足够有说服力的成长性与吸引力。”黄立冲说道。

  《揭开巴奴火锅“品质”标签:开店放缓,兼职、外包员工超八成》,2025-06-27,南方都市报

Copyright © 2024 九游食品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闽ICP备20007206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