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7月7日讯 工厂尚未动工,股价已先行飙升,一场覆盖华南、辐射东盟的供应链革命正在儋州悄然布局。
近日,在家吃饭餐饮行业龙头企业锅圈股价一路飙升,更是于7月2日创下三个月来单日最大涨幅。而引发市场强烈反应的,是其一则发布于7月1日公告,拟在海南儋州投资4.9亿元建设食品生产基地。
而在一个月前,国联民生证券还发布报告指出,以锅圈为代表的前期经营承压企业已现好转势头。其创新门店模型,践行爆品策略、夯实会员生态建设并驱动同店回暖,门店重回增长区间。国联民生证券对此给予“增持”评级。
引发市场强烈反应的战略布局叠加利好的证券研报,锅圈正迎来经营发展的关键转折点。
从锅圈发布的自愿公告来看,其计划在海南省儋州市投资建设食品生产基地,预计投资金额达4.9亿元。公告虽未透露具体产能规划,但明确指出该基地将“持续推动集团产业生态战略布局”,并实现“地理位置上覆盖更广泛的区域”。
这是锅圈在全国生产基地网络的关键拼图。此前,锅圈通过自建与并购已拥有可覆盖华北、华东、西南的牛肉“和一工厂”、的肉丸“丸来丸去工厂”、火锅底料专业厂“澄明工厂”及水产类“欢欢工厂”等六家工厂。而海南儋州基地的投建,将填补其在华南区域的空白,完善“华北-华东-西南-华南”的全国供应网络。同时,儋州基地将显著缩短对两广、海南的冷链运输半径,降低居高不下的物流成本。
此外,海南自贸港的政策红利也可成为锅圈国际化战略的重要跳板。海南自贸港特有的“零关税”和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可为食品企业提供独特的成本优势。锅圈儋州基地建成后,不仅可以降低从东盟进口海鲜、热带水果等火锅烧烤食材的采购成本,也为产品出口东盟市场打开便利通道。这一机制将让锅圈能构建“东盟原料-海南加工-全国销售”的供应链条,大幅提升产品竞争力。
结合锅圈近年来的动作来看,儋州基地的布局或许是锅圈供应链垂直整合战略的最新一环。
2024年9月,锅圈斥资2.46亿元收购北海逮虾记41%股权,实现对这家虾滑龙头企业的控股。逮虾记在滑类产品领域占据领先地位,2023年虾滑销量全国第一,2022年整体销售规模已达10亿元;更早的2024年9月,锅圈在湖北的河鲜加工基地正式投产,该项目一期投资高达15亿元,专注于小龙虾、牛蛙和淡水鱼加工。
上述动作都指向同一个目标,即提升自有产品比例,减少代工依赖。而儋州基地投产后,这一比例还将持续提升。
儋州基地对锅圈而言,更深远的意义或在于国际化突破。公告中提及的“覆盖更广泛区域”,事实上已透露出公司对东盟市场的战略布局意图。海南作为面向东盟的门户,将为锅圈试水东盟预制食材市场提供绝佳跳板。
儋州基地建成后,锅圈可充分利用海南面向东盟的区位优势,将国内成品经海南出口至东盟,并凭借在家火锅和烧烤领域的成熟产品线,在饮食习惯相近的东盟市场复制国内的成功经验。此举也将为锅圈的全面国际化进程积累宝贵经验。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网财经”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
2.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