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餐厅,火锅店似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个背景下,以高品质作为核心的巴奴火锅却开始逆风前行。
门店数量上,2022年到2024年,巴奴的门店数量分别为86家、111家和144家,2023年和2024年的门店增速分别为29.07%和29.73%。据悉巴奴计划在2027年前,新开150家直营门店,超过现有门店总数。
在行业寒冬中,巴奴火锅的表现为火锅店保留了“最后的体面”。2025年6月16日,巴奴毛肚火锅的母公司巴奴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即将成为海底捞和呷哺呷哺之后第三家在港上市的火锅店。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指出,火锅市场划分为人均120元以上的品质火锅、人均60-120元的大众火锅和人均60元以下的平价火锅。2024年,餐饮消费降级趋势明显,众多连锁品牌纷纷开始降价,甚至海底捞的人均单价已经降至97.5元,回到了2017年水准。
在这个背景下,巴奴却能够将人均客单价维持在142元,以上的品质火锅市场以3.1%的份额位居第一。这背后是消费者对于高品质火锅的需求以及对巴奴的认可。
2012年,巴奴提出“服务不是巴奴的特色,毛肚和菌汤才是”的口号,直接对标海底捞,但单价依然不到50元。正因如此,巴奴开始聚焦于产品。正因如此,毛肚和菌汤成为了巴奴的核心产品,首次提出“双A级”毛肚。与此同时,巴奴摒弃传统火碱法发制毛肚,率先采用木瓜蛋白酶嫩化技术,使毛肚更健康美味。
巴奴对于产品的把控也极其严苛,巴奴深入原产地直采天然食材,如内蒙古的乌珠穆沁羊,其吃天然草、喝天然水、晒天然日光长大;还有云南香格里拉的莴笋尖,从田间地头到门店餐桌配送效率极高,力求让消费者吃到最新鲜的食材。正因如此,巴奴首次推出符合国家质量检验标准的鲜鸭血,并率先将阳菌种绣球菌送入食客们的口中。通过菜品创新,巴奴打造了“十二大护法”的核心产品。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在提高产品品质后,在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中,巴奴成功进入一线年,巴奴走进北京,2019年进入上海,此后在21年和22年,分别进入深圳和广州。高品质地坚持,让这一家地方性的火锅门店,成为全国性连锁品牌。截至目前,巴奴在全国范围内,门店数量已经达到了145家。
1.5亿自建中央厨房覆盖全国145家直营店,5大基地实现600公里半径24小时配送,确保食材“日配+全程冷链”。巴奴也是中国连锁火锅行业前五品牌中,唯一实现全部门店菜品由中央厨房集中供应的企业,为产品品质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能冷鲜不冷冻,能天然不添加”标准,在全球化范围内进行原料拓展和质量管控。
“三翻”理论,即当翻台率为3次情况下,品牌能赚8%-10%利润,如果做不到三翻就得认赔。在巴奴的极致产品主义下,巴奴的翻台率也在快速增加,从2022年3.0次/天升至2025年一季度3.7次/天,翻台率提升了23.33%。
“直营+加盟”的模式,这让巴奴的门店数量快速突破一百家。2013年,巴奴直营门店15家,加盟门店已经超过90家。
2013年,巴奴创始人杜中兵决心放弃近百家连锁门店,专心做直营,背后就已经体现出了巴奴对于高品质的执着。
“产品专家”,深入解析食材溯源、涮煮技法及营养知识,替代过度服务,强化品质信任。
2022年15.2%升至2025年Q1的23.7%。在规模化运营下,巴奴的资产表现持续向好。2024年,巴奴负债10.73亿元,同比减少27.30%;总资产17.86亿元,同比增长10.59%,资产负债率60.08%,较2024年年初减少31.31个百分点,逐渐回归正常;年末现金及等价物2.81亿元,同比增长26.01%。
;此外,门店后厨安装AI行为识别摄像头,实时监测操作合规性;菌汤等鲜食设置4小时保质期,超时自动报废。
产品为锚点,通过供应链技术壁垒与精细化运营,在高端火锅赛道开辟差异化路径。直营体系本质也是巴奴“产品主义”的底层支撑,巴奴正在通过供应链技术升级和区域密度经营化解成本压力,从而在竞争激烈的火锅市场中形成差异化壁垒。